第五百三十三章 皇帝?呵,呸!-《埋葬大清》


    第(3/3)页

    就比如陈家庄子的陈会长,他之所以能当选为陈家庄子农会的会长,第一个条件就是陈姓是陈子里的大姓,第二个条件就是陈家许诺给其他几个姓氏家族、宗族的好处让其他那些家族、宗族主动放弃了竞争,第三个条件则是陈会长拎着礼物挨家挨户的敲过村子里百姓的家门,陪了无数的笑脸,说了无数的好话,再加上往年积累下来的良善形象,这才成为了陈家庄子的农会会长。

    而当陈会长这家伙成为了陈家庄子农会的会长之后,陈家就必须将农会卫队成员的名额让出去——这既是村子里几个姓氏家族、宗族之间默认的规矩,同时也是朱皇帝当初在创办农会时就定下的一项潜在的规则,为的就是保持平衡,不至于出现某个姓氏的家族、宗族一家独大甚至只手遮天的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虽然胡闻洪和张希劲等一众豪商巨贾们舍得在陈会长以及陈会长背后的陈氏家族身上砸钱,也舍得在一众农会卫队以及他们身后的一众家族的身上砸钱,可是五根手指还有长有短呢,胡闻洪和张希劲又怎么可能对陈家和其他一众家族都一视同仁?

    不能做到一视同仁,自然就会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的情况,而利益分配不均,就会使得其他姓氏的那些家族、宗族的利益受到影响。

    中原堂口某个著名的堕落文人曾经说过:人,只有等到失去了才会知道珍惜。

    陈家傍上了胡闻洪和张希劲等一众豪商巨贾,其他姓氏的那些家族、宗族的利益又因此而受到了影响,他们自然也就会瞧着陈会长。

    当这种不爽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而然的就转移到了胡闻洪和张希劲等一众豪商巨贾的身上。

    这些人又开始怀念当初胡闻洪和张希劲等一众豪商巨贾们还没有得势,农会还能掌握住话语权的时候了。

    那时候的农会成员虽然江湖地位算不上多高,也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额外的收入,但是走在村子里是受到百姓尊敬的,不像现在一样,只要走在村子里就会被人戳脊梁骨。

    那时候的陈家庄子是团结的,整个村子上千人齐心协力,有劲往一处使,说要挖水塘就挖水塘,说要修高架渠就修高架渠,说修公路就修公路,不像现在一样,家家户户都开始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些前后不同的落差堆积到一起倒也罢了,关键是自以为胜券在握的胡闻洪和张希劲等一众豪商巨贾们太过于得意忘形,滔天的谋划还没有完全成功就开始耀武扬威,话里话外全然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

    比如说这一次的宴席,农会卫队的人被安排在犄角旮旯的角落里自成一桌,胡闻洪和张希劲等一众豪商巨贾们根本就没拿着农会卫队的这些人当人看,农会卫队这些成为的心里自然也打起了小算盘。

    凭什么?

    凭什么他们就能高高在上?

    就凭他们手里有钱?

    胡闻洪和张希劲等一众豪商巨贾们根本就没注意到农会卫队成员们的脸色和目光——眼看着计划最重要的一环已经发动,只要远在京城的朱皇帝还要点儿脸面,自己这些人的计划就肯定会成功。

    只要计划成功,大明就还是咱们乡贤士绅说了算!

    皇帝?

    呵,呸!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