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皇帝?呵,呸!-《埋葬大清》


    第(2/3)页

    尤其是陈家庄子的农会大院中,已经露天摆起了十张圆形的桌子,每张桌子旁边都摆着十把椅子,桌子上同样摆满了各式菜肴,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基本上是应有尽有,每桌的菜肴都得有个百十两银子才能置办得起。

    正所谓是好马配好鞍,这些好菜自然也得有豪客来配——组织起这场宴会的是大明鼎鼎有名的胡闻洪胡老爷和张希劲张老爷,参与这场宴会的也同样是一些鼎鼎有名的豪商巨贾,陈家庄子农会的会长以及农会卫队的几个人反倒成了配角,只能挤在靠近院墙的一张桌子上。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发起这场宴会的胡闻洪胡老爷便站起身来,端着酒杯高声说道:“今日我等相聚在此,也是一场缘分,诸位,请!”

    在场的一众豪商巨贾们纷纷端起酒杯,附和着胡老爷一起喝了一杯。

    胡老爷哈哈笑了一声,随即给自个儿的杯子斟满酒水后便又再次举起酒杯,高声道:“今日这场酒会,倒还多亏了庄子上的陈会长,这一杯,咱们该敬陈会长才是,请!”

    只是说着敬陈会长的话,胡老爷却丝毫没有敬陈会长的意思,就连在座的一众豪商巨贾们也没人把陈会长当回事儿,一个个嘻嘻哈哈的笑着交谈,全然不在乎角落里的陈会长。

    陈会长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明明是自个儿折了面子,却又不得不站起身来向一众豪商巨贾们陪笑:“胡老爷太客气了,您能选择咱们陈家庄子来举办这场宴会,是咱们陈家庄子的荣幸,以后咱们陈家庄子还要多多仰仗胡老爷才是。”

    胡老爷似乎对陈会长的吹捧很是受用,哈哈一笑后才微微伸手虚按,对着陈会长说道:“是陈会长客气了,坐,坐。”

    等陈会长陪着笑脸坐下后,胡老爷又再次端着酒杯,对着一众豪商巨贾们高声说道:“倘若这次的事情一切顺利,以后大明便会恢复祖制,这恼人的农会、工会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为了这个好消息,咱们是不是应该再干一杯?请!”

    旁边一直笑眯眯未曾开口的张希劲张老爷也站起身来,笑眯眯的说道:“恐怕还不止是这些——既然要恢复祖制,洪武皇帝当年定下的海禁之策自然也要一并恢复了才是。”

    当胡老爷和张老爷的话音落下后,在场的一众豪商巨贾们顿时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诺大的农会院子里竟然都响起了一阵嗡嗡声。

    “海禁好啊,如今海疆不靖,倭寇横行,我等出海做生意的风险可是大的很,倘若行了海禁,倒也干净。”

    “区区海禁又算得了什么,眼下真正着急的还是税率,这十税四五的税率都压着咱们身上,这可不是要了咱们的老命?”

    “都重要,都重要,海禁重要,税率也重要。”

    “有些人呐,就是飘起来喽,放着好好的泥腿子不当,非得跑去当什么皇帝?也不看看他是不是那块料!”

    随着那些豪商巨贾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议论的内容也越来越大胆,陈会长脸色上的神色略显复杂,似乎是三分羞愧夹杂着七分兴奋,反倒是农会卫队那几个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终究还是利益不同。

    比如说那些豪商巨贾,他们想要的也并不是真正恢复洪武年间的一切,而是仅仅恢复洪武年间的祖制再加上崇祯年间的管理。

    说白了就是他们希望进行不许百姓出海经商,但是他们可以依靠自家掌握的那些海船直接私下里进行远洋贸易,这种既能挣大钱但是又不用向市舶司交税的模式才是他们最希望恢复的。

    对于陈会长来说,依靠这些豪商巨贾给自家捞取足够的好处当然也是他的利益所在,毕竟是花了真金白银、在村子里挨家挨户送礼客套才当选为陈家庄农会的会长,要是不想办法捞补回来,那踏马不就真成了给那些泥腿子们当牛做马?

    但是对于农会卫队的那些成员来说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大明的村庄千千万,像陈家庄子这种以百家姓命名的村子更是数不胜数,随便哪个县可能都有几个这样儿的村子,搞不好还会因为重姓而不得不加上东西南北前后左右等以作为区分。

    像这种以百家姓命名的村子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张家庄里姓张的最多,陈家庄里姓陈的最多,李家庄里姓李的最多——而这也恰恰意味着随便哪个庄子都不是完全由一个同姓同宗的家族组成,基本上都是有好几个姓的家族、宗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