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皇帝?呵,呸!-《埋葬大清》


    第(1/3)页

    PS:这章已经修改完成,可以订阅了。

    夕阳西下,洒进乾清宫的余晖并没能给乾清宫里带来多少暖意,反而映衬得朱皇帝的脸色阴晴不定。

    即便是对于朱皇帝来说,这也是一场胜算很低的战争——纵然是再怎么雄才大略的雄主、明君,都不可能完美的解决掉庞大的资本阶层。

    比如说某位校长。

    很多人都认为某位校长是废物,毕竟在占据大义名分的前提下,在有傻贼鹰援助的前提下,某位喜好在地图上开疆扩土的校长居然都没撑过四年时间就转进琉球。

    实际上,这位校长搁在历朝历代都已经算得上是个狠人,就算再怎么样也绝对不可能比大清的十二代明君圣主更烂,也绝不可能比大明的那位战神皇帝、叫门天子更烂。

    至于说证据……当初牛逼哄哄的叫嚣着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要让伙子们回家过圣诞节的麦克阿瑟率领十七个堂口也没能坚持四年,那位校长能坚持四年才转进,难道还不如以说明他的本事?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校长,也照样拿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没办法,就连当时的太子爷蒋建丰亲自去松江府主持大局也没什么鸟用,最后抓到孔令侃头上的时候,宋美龄直接一个电话打给了校长,就说了一句“你儿子要抓我外甥”,那位聪明脑袋不长毛的校长大人就直飞松江府,把太子爷蒋建丰训斥一顿后放了孔令侃,轰轰烈烈的太子松江反腐行动也彻底宣告失败。

    抗日名将傅宜生曾说这次的行动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那位聪明脑袋不长毛的校长大人爱美人不爱江山,可是要真正深究起来,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位校长大人无法对抗资本阶层。

    首先就是这位聪明脑袋不长毛的校长大人完全是依附资本阶层才得以起家,其次则是因为这位校长大人本身也是资本阶层的一部分。

    当时这位校长大人手握军队,高高在上;蒋氏的姻亲宋家在金融行业只手遮天;孔祥熙家族是蒋氏的连襟,本人则长期主管工商、财政;还有陈立夫、陈果夫兄弟是“民国第一豪侠”陈其美的侄子,领导着当时校长大人的锦衣卫。

    太子爷蒋建丰跑到松江府去反腐,反来反去不就反到自个儿家了?

    所以,建丰同学之所以会失败,真实原因并不是校长爱美人不爱江山,而是校长不能容忍反到自个儿头上。

    现在朱皇帝想要举起屠刀,想要彻底跟那些资本阶层、儒林士子们摊牌,受到的阻力当然也不是一星半点儿。

    朱皇帝倒是不担心刀子会砍到自个儿的头上,因为大明并没有那么多的宗室,除了朱皇帝的几个儿子以外,仅有的两个弟弟还被远远的打发到了殷地安就藩,而朱皇帝的几个儿子则是大的大、小的小,最大的皇长子刚刚成年,最小的儿子还在牙牙学语,随便哪一个都没有插手朝堂和资本的资格。

    朱皇帝真正担心的反而是朝堂上的那些文武大臣——在没有门阀世家的时候,这些文武大臣最具备向门阀世家发展的条件,资本阶层和儒林自然也不会放过向他们渗透的机会。

    或者说,这些文武大臣们是否甘心放弃发展为门阀世家的机会?

    朱皇帝从来不会高估官老爷们的节操。

    脸色阴晴不定的沉吟了好半晌后,朱皇帝忽然深吸了一口气,从龙椅上站起身来,对曾诚和刘鹤鸣吩咐道:“你们陪朕去见见那些在宫外的士子。”

    ……

    陈家庄既没有什么矿藏,同样也没有出过什么特别有名的人物,除了离松江府特别可以勉强算得上是一个优点以外,陈家庄在大明难以计数的村庄当中也可以称得上毫不起眼。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村子,如今却有些车水马龙的意思,无论是停在村头的数十辆高大的马车,还是穿梭在村中清一色矫健的护卫,无不证明了这个村子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普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