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切按计划-《性格编码师》
第(2/3)页
送走王小姐,助理也忍不住好奇来问:“倪博士,您小时候也爱看动画片啊?”
“看啊,这个我还看了两遍呢。”能让自己看两遍的东西可不多。
助理笑起来:“您逗我吧,怎么可能?”
倪可歪了歪脑袋,反问:“为什么不可能?”
“年龄不对啊,这款流行的时候,迷的是那些十几岁的青少年,您那会儿才多大点儿,五岁?”
“我也看过蠢猫扣扣这类的,适龄的东西也要懂一些,我爸爸说的,到什么年纪就该做点那个年纪的事情,如果能力有余也可以做一些其它年纪的。”倪可想了想,的确很难跟别人解释,学习对自己来说实在太简单,看一本书的难度就跟看一部动画片一样。
“不过。”于是倪可转了话题,“我对王小姐的选择程序感兴趣,是因为这个程序真的设计的很厉害。”
“这种小程序市场上很多,不值钱的。”助理挠头。
倪可笑笑,不准备再解释。
在办公室初步处理了一下模拟结果数据,主要是提纯、分类,更复杂的处理需要到编程操作室。倪可点击电脑光屏上的按钮,将数据传过去。
去编程操作室的路上,倪可被导师彼得叫了过去。
彼得的办公室朝阳,比倪可那一间大很多,靠墙摆放了两台VR健身器材,卫生间带有淋浴室,另一面的落地玻璃窗前,地面有设置嵌入式床铺,需要的时候可以升起来。
倪可知道,彼得经常将办公室当家,忙起来没日没夜的,吃住全在公司。这让她挺佩服的,试问自己也爱这份工作,但做不到像彼得这样。
她还是蛮看重生活工作平衡的。记得前年有一段很忙的时间,倪可依旧坚持要去郊区过周末,为此彼得还有点不愉快。
倪可告诉彼得,那是自己保持创新的来源之一,彼得摆明一副“我就看你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别扭脸色。
周一过来上班,倪可灵感爆发,一下子解决了好几个疑点难点,证明了一下自己,后来彼得就不再质疑她对休息的需求了。
随着实验室效益越来越好,彼得的工作狂毛病有所缓解,两人在这个不同点上的矛盾大大减少。这会儿找自己,会是啥事情呢?
倪可走进办公室,彼得很高兴,招呼她坐下。桌上居然有茶,倪可有点意外,彼得向来是咖啡动物,觉得茶这东西太寡淡,还说“怕是永远欣赏不来”。
嗯,变化,看来自己要多留意一下导师,说不定有新发现。倪可暗暗地想。
“来,这是白茶,尝尝。”彼得说。
居然还是白茶?“老师,这种茶比较清淡的。”
“是的,但是回味非常舒服,我朋友推荐,我觉得不错。”
那这位“朋友”不简单了。
两人喝茶,倪可观察彼得的手势,看来是经过专业调教的。
“我手头有个事儿,一会儿要去编程操作室。老师找我来是?”
“不急不急,休息一会儿效率更好,我还是跟你学的呢。”彼得笑眯眯。
倪可也笑笑,微微分析了一下彼得变化的原因:一个是客观原因,随着实验室工作步入正轨,彼得压力小了许多,人自然也放松许多;另一个应该是主观原因,但这个主观原因有客观影响因素,这因素听起来是个人,而这个人肯定不是自己。
出于尊重,倪可又喝了两杯茶,然后暗示性看了看手环上的时间。自己向来喜欢工作生活平衡,同时追求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两者相互支持但不能混淆,工作时间品茶,倪可觉得浪费时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