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埋葬大清》


    第(2/3)页

    问题的关键在于朱皇帝扯上了范仲淹,扯上了范仲淹的那句“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如果承认天下的乡贤士绅们都因为朱皇帝打劣绅、分田地的套路而哭,那就等于是承认那些乡贤士绅们都是范仲淹口中“不称其职者”,就算一家哭也不值得可怜。

    如果说天下的乡贤士绅们并没有因为朱皇帝打劣绅、分田地的套路而哭……

    那今天的这一番折腾又是所谓何来?

    一众生员哭宫叩阙之前叫嚣的“为民请命”都成了伪命题!

    在被朱皇帝用三言两语的文字游戏逼入死角后,刚刚率先开口求饶的士子顿时吭吭哧哧的辩解起来:“学生……学生……”

    然而朱皇帝却是冷笑一声后伸手指着其余一众士子说道:“你不愿回答朕的问题,朕也不逼迫你,但是朕特别好奇一件事儿,那就是你们也算得上同窗,你们之间又有什么仇?什么怨?你就这么希望朕杀了他们,甚至不惜搭上你自己一条命?或者说,在你的眼里,一家一姓一族之利益,要远远超过天下万民的利益,要远远超过你们的同窗之谊?”

    开口求饶的士子涨红了脸,也顾不得是否会得罪朱皇帝了,直接就红着脸叫道:“我没有!”

    这回却是没等朱皇帝开口说话,曾诚便率先冷哼一声道:“你没有?先是鼓动一众同窗与你一起哭宫叩阙,接着见事不成又率先求饶,试图以言语和法不责众之理来激怒陛下,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早就听到有生员公然求饶的时候,曾诚就已经恨不得冲到一众士子当中直接打死那个求饶的蠢货——鼓动起数千生员围在紫禁城外哭宫叩阙,这踏马就是典型的逼宫,搁在随便哪个朝代都属于是大不敬之罪,往大了说甚至可以算做是谋逆,如今见风头不对了,又他娘的直接认怂求饶?

    不是,这他娘的根本不是求饶,因为朱皇帝不是朱高炽那种好脾气的,也不是朱佑樘那个老好人,像这种试图靠着认怂和法不责众的传统来逼迫朱皇帝放过他们的作法,完全就是厕所打灯笼,找屎!

    恩出于上啊混蛋!

    朱皇帝可以选择杀人,也可以选择不杀人,既然朱皇帝老人家已经选择出来跟你们这些生员们见面,就说明陛下他老人家没真的起杀心,最起码也没想过要宰了你们这几千个生员,可是你他娘的一求饶,这事儿的性质就再一次变成了携众逼迫皇帝开恩特赦,这踏娘的就等于是又一次逼宫!

    为首的士子凝视着求饶的士子问道:“曾阁老可冤枉你了?”

    求饶的士子脸色涨红,吭吭哧哧说不出话来,曾诚却冷哼一声道:“老夫堂堂的大明首辅大臣,还用得着冤枉他?”

    “你们若是信不过老夫,也大可以用你们那不太灵光的脑子想一想,想想他平常往来的生员都是些什么人,再想想你们这些人与他又有多深的交情?想想他家的情况,再想想他是如何说动你们的,这事情不就是明摆着的?”

    “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死不可怕,如果能用他们一条命逼迫陛下改弦易辙,使得大明从此以后重农税而轻商税,让他们那些乡贤士绅们再一次掌握住一部分权私,再一次垄断诗书、做官的路子,死又算得了什么?最多几十年后,他们就会成为《五人墓碑记》当中记载的勇士。”

    “至于你们……说是工具也好,说是倒霉蛋也罢,你们的死活,他们却也不会放在心上。”

    求饶的士子脸色煞白,有心想要跟曾诚争辩一番却只是张了张嘴,过了好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来。

    朱皇帝呵的冷笑一声,头也不回的吩咐道:“拿证据过来,也省得说朕冤枉了你。”

    柯志明当即便上前两步,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展开后朗声读道:“……胡闻洪对张希劲说,其子胡言就读于京师大学,若以胡言说动其同窗哭宫叩阙,则事可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