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跟着陛下混,三天饿九顿-《埋葬大清》


    第(2/3)页

    刘鹤鸣点了点头:“不错,确实是打掉了大量的劣绅,从玉皇山到孟良崮,从孟良崮到济南府再到整个山东布政使司,最后是整个天下,咱们是走一路就打一路,你随便去哪个县哪个乡打听打听,都有被俺们打掉的劣绅。”

    “但是,你不能说陛下没把他们当成是大明百姓——正所谓事有两面,人有好坏,有些劣绅土豪之类的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抢屋夺田可谓是无恶不作,臭名昭著,这种劣绅不打掉他们,难道还要留着他们过年?可是你们也不妨去打听打听,那些名声比较好的士绅,陛下也仅仅只是用市价赎买了他们手中的田地分给百姓,对他们的家产可是秋毫无犯。”

    这也是有记录可查的事儿。

    朱皇帝当初一起兵就主要针对大清以及那些土豪劣绅,对于那些名声比较好的乡贤士绅们不能说是秋毫无犯吧,起码也没有任何强夺家产的行为,要不然的话,大明现在哪儿来的那么多豪商巨贾?其中大部分都是那些名声比较好的乡贤士绅!

    刘鹤鸣又接着说道:“后来到了孟良崮之后,咱们也算是有了块落脚的地方,可是建夷们不愿意啊,先是沂州府的官兵要来进剿,接着又是兖州兵备道的官兵要来进剿,随后又是山东兵备以及河道衙门要来进剿。”

    “当时山东布政使叫做富察·明兴,这狗东西跟钱聋老狗的心上人富察氏有亲戚,河道总督叫做陈泰来,两人联手率兵进剿孟良崮,为的就是把俺们都一网打尽。”

    “当时因为俺们已经占据了孟良崮,吃穿方面倒还好一些,但是行军打仗这种事儿又哪是你有吃穿就真能吃能穿的?更何况当时红薯、玉米啥的都没有推广开,虽说不至于三天饿九顿吧,但是也别想顿顿吃饱。”

    曾诚嘿嘿笑了一声,插嘴说道:“你们没经历过那时候,对那时候的事儿也不太清楚,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后来本辅投奔陛下之后,可是也想过要跑回去投奔建夷的,毕竟建夷那边儿的官老爷们都能锦衣玉食,跟着陛下混却要三天饿九顿,这未免也太苦了些。”

    为首的士子先是向曾诚施了一礼,接着便皱眉道:“那曾阁老为何后来又没有再投奔建夷?”

    曾诚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因为在建夷那边儿不好混——你们大概不知道吧,富察·明兴这个名字其实是犯忌讳的,要不是因为这狗东西姓富察氏,单凭明兴这个名字就足够他死上千百回了。”

    在场的一众士子们都有些不相信,主要是这些士子全都在二十岁左右,全都是在朱皇帝车翻了大清之后才出生的,没有经历过大清的蚊子浴,自然也就不知道蚊子浴的恐怖之处。

    曾诚也不以为意,只是呵呵一笑后说道:“你们可以信,也可以不信,反正《明史》案和冀州秀才案、《忆鸣诗集》案、直隶智天豹案都有卷可查,要是感兴趣的话,你们大可以到各地书馆中去查证。”

    《明史》案自然不用多说,这是日射兔子三百只的麻子年间的陈年旧案,在场的士子就没有不知道的,可是要说到冀州秀才案、《忆鸣诗集》案和直隶智天豹案,知道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冀州秀才案是冀州一个名叫安能敬的秀才写了一首诗,内容是“恩荣已千日,驱驰只一时,知主多宿忧,能排难者谁”,这位安秀才的本意倒是想对大清歌功颂德,不想竟被曲解为咒骂皇帝有忧有难,无人辅佐,后来安能敬被打了一个皮开肉绽后,他红着脸说了一句实在话:“我原要竭力称颂,无奈说不上来。”

    无独有偶,著名学者全祖望也曾干过此类倒霉事。他曾在《皇雅篇》中大叙庸挣得位之正的问题,谄媚之意彰显,就想着等皇帝发现了之后可以赏识他的吹捧。

    可惜的是,皇帝还没看到,却被仇家瞅出了问题——全祖望的文章内有“为我讨贼清乾坤”之句,冠“贼”字于“清”字之上,被仇家指责为大逆不道上奏钱聋,后因有朝廷官员竭力为之辩解才得以幸免。这马屁拍得又是一个不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