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参加议事会-《尚书局的名义》


    第(2/3)页

    刘师爷说,说来说去,就是银粮的问题,全县三十二里,二万多口人,总能想出一个合适的办法。

    刘师爷说,这加派也不是为了县尊仕途政绩,是为咱们自家灌I县子弟。

    光咱们灌I县,在一万二千川兵中,就出了四百人。

    杨督师令咱们川兵自备粮饷,咱们总不能叫自家子弟白白在外面忍饥挨饿,受苦受累,流血流汗,还没有一个饱食。

    刘师爷还说,不说别的村,就咱们郑家村就出了三十士卒,因此,多得不说,起码这三十士卒郑家里要负担粮饷,而且,有的里甲孤儿寡母众多,家族也没有什么余粮,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也让咱们郑家村里甲支援一下。

    刘师爷叹息说,要是咱们不通情理,他也没办法,只能让县尊大人公事公办,按服差役的人丁来出粮饷。

    家主你想,世上哪有这般道理?

    咱们郑家村三里甲三姓人,都是穷苦哈哈,没有一家有功名的,谁能免差役?平素就苦得不行,现在,服了差役不说,还叫咱们多纳粮,世上如果道理都是这样,那反了它算逑。

    小老儿仰天打了几个哈哈,说,照刘师爷这样安排,老夫这就会去安排青壮去京师滚钉板告御状。

    刘师爷怫然拂袖走了。

    议事会也就散了。”

    郑泷说:“不怕他。他刘石井也就是一个普通秀才,攀上了县令,就扬威耀武的,还当他是什么遮拦人物,一言九鼎呢。咱不理会他。只要县尊不改口,咱们就不忙着交纳银粮。再起码,要等稻米收割了,打了大米,县尊才可能分派,不然,不知道各家过的过不得,贸然加派,激起民变,他自己的乌纱帽也不稳。”

    郑泷总结说:“当然,他县尊老爷是柿子拣耙的捏,是会对咱们下手的,不过没关系,那时候,咱们的兵练好了,足以从梅娘子那里捞到补助,分点给县尊,也就不算什么了。当然,咱们也得让县尊明白,以那时候咱家的家丁的精锐,他县尊如果还想继续干下去,就不能再把咱们当软柿子了,否则,鱼死网破,死得还多半是他!”

    郑英晖说:“有了家主的话,咱们就吃了定心丸了,家主说的是。到时候,形式变化,他黄老爷也不该死盯着咱们。其他里甲,也该出出血。以我看,这大明的江山迟早药丸。不是小老儿想造反,实在是官老爷不让咱们良家子弟活啊。你看看,越老实越吃亏,咱们郑家三里没有土豪劣绅,加派就次次轮着咱。还次次都叫咱们多交。”

    郑泷心中十分满意,有六叔公这个大嘴巴宣传机器,估计全郑家村三姓三里三百多户近二千口人,都对大明药丸没有疑问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