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苏定方截杀刘琰-《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2/3)页

    他认为曹仁现在应该选择突围,而不是留在许昌。因为曹仁现在的形式,和当初刘备差不多。刘备如果选择了突围,还有一条活路,但是刘备没有,于是被张毅消灭了。

    前车之鉴在此,刘琰也劝说了他很多次,但是曹仁依然想要坚守下去,于是刘琰只能用这种劝说方式。

    刘琰带着五十万斛的兵粮从许昌出发,用最快的速度赶往鄢陵。

    但是走到了一半的时候,道路两旁就杀出了一支人马,打着一个大大的苏字旗。

    这是苏烈的军队,苏烈在刘琰出城的时候就已经盯上了他,然后再半路伏击。

    刘琰看到中了埋伏,却如释重负,视死如归的对士卒们说道:“点火!”

    曹军立刻点火,将粮车点燃。刘琰早就在粮车上备好了易燃物,他早就知道自己无法活着回去了,临死前也要给张毅添堵。

    火焰着起来的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烧的很旺了。那些拉着粮草的牛马,被火焰惊吓的到处乱串,将不少曹兵碰撞在地上,踩踏而死。

    苏烈看到如此情况,也不让士卒去救火。这个时候进去肯定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伤亡,这不是苏烈想要看到的。

    “放箭!”苏烈下令。

    既然不能进去抢救,那就将曹兵和牛马都射杀好了,这些牛马丢失驽马和很瘦弱的牛,虽然有一些价值,但是比起战马来还相差很远,并不值得过于珍惜。

    张毅治下并不缺少牛马耕地,这些年张毅对于民生上面的关注一直没有减少。为了让人少吃更牛和驽马,他将煽猪的技术推广开来,解决了猪肉腥臊的问题,让猪肉成为了当下百姓最喜欢吃的肉类。

    并且他还推行了他所知道的很多关于猪的菜谱,像川白肉、血肠、炒大肠等等美味。

    并且加大了对鱼类的开发,不单单局限于江河当中的鱼类,还组织了大量的海洋捕捞,甚至捕捞扇贝、生蚝等等海洋食材,增添人们的选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