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节约-《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第(2/3)页

    以常人而论,做一件事之前,总是祈祷或不要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意外,但是这家伙明显是个异类,他从来不惮做最差的预期,甚至极其热衷于正面迎接因为人和事儿导致的麻烦。

    也许正是缘于这种“未雨绸缪”,他总是能够“料敌先机”,总是能够避免绝大多数麻烦或者困难,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是开心还是不开心。

    而这一刻,杜其峰乍然间给他一种类似的感受,但只是一闪而逝,而非徐容身上那种从未缺失的坚定。

    赵俊凯没再劝,因为相比于“灵光一闪”的杜其峰,他更乐意相信“持之以恒”的徐容。

    “那明儿见。”

    “明天见。”

    三天拍了六行剧本之后,徐容心里也有点没谱,他不怕注资,但是杜其峰这么个拿钱不当钱的花法,让他心里有点发憷。

    进度太慢了,往往拍一天的素材剪出来之后只有十来秒。

    第四天调整的间歇,徐容走到了杜其峰的旁边,道:“老杜,就这页剧本,你估摸着,大概要拍多长时间?”

    杜其峰寻思了一会儿,稍微保守地道:“差不要二十,二十来天吧?!”

    徐容听着杜其峰不确定的声音,明白了他的真实打算,至少一个月!

    可是最初的计划的这段戏的拍摄期限是三天。

    “放心,预算肯定没问题的。”

    徐容瞧着杜其峰相当自信的笑容,心下越发的不安,杜其峰敢这么精打细磨,看的见是蜗牛一般的拍摄进度,看不见的,是钞票流水一般流淌。

    而在剧组预算本就吃紧的情况下,杜其峰还敢这么搞,必然是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让他支付剩余的成本。大风小说

    赵俊凯一天天瞅着账上的钱越花越少,可是一页剧本愣是还没展开,简直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逮着个功夫,将徐容拽到了一边,道:“杜其峰疯啦!”

    徐容诧异地瞧着他,问道:“怎么了?”

    赵俊凯朝着整个片场甩了下脖子,道:“这么多变化,难道你就没发现?”

    “发现了一点,我看原本俩茶水,现在只剩下一个了。”

    赵俊凯道:“不止如此,连生活制片都给换了。”

    徐容恍然,怪不得剧组的伙食上来了呢。

    一份盒饭的采购价是二十块钱,杜其峰、他、孙洪雷、钟汉良、李洸洁等人作为一线演员、大腕儿,理论上饭菜都应当是特制,可是他胆子小、怕死,其他人吃什么他也吃什么,因此每顿饭理论上至少节约六七百块钱,但是实质上,盒饭的成本往往五六块,其中剩下的,全落进了生活制片的口袋当中。

    一人一顿15的回扣,早中午饭三顿下来,即使没有45,也差不多35,全组上上下下近百号人,一天就能净落3500,一个月下来就是十万出头,以再拍两个半月预估,杜其峰光从饭菜这块下手,一比十的比率之下,他已经赚到了250万。

    “这个月的预算支出上,这家伙已经节约了四十多万了。”

    徐容脱口而出问道:“怎么会这么快?”

    赵俊凯苦笑着,道:“这家伙现在六亲不认,比方各组去采购东西,哪怕买根针,都得有大型超市的发票!”

    徐容明白了,超市的东西,确实比小商店、市场的贵一些,可是因为剧组的采购规模不大,也最大程度杜绝了吃回扣的空间。

    他并没有阻止的打算,因为每天拍摄的成果,他都看过的,慢是慢了点,可是精细程度确实上来了。

    他斟酌了下,问道:“你估计,能省下来多少?”

    “要是照着这个架势,300万是肯定没问题的,但是问题不是这个,而是这么拍下去,这页剧本拍不完,预算就剩不下几个钱啦!”

    徐容点了点头,拨通了刘燕名的电话,道:“喂,老刘,是我,徐容,打钱。”

    “噢,不多,3000万。”

    徐容挂断了电话,看着对面愣愣的赵俊凯,道:“好了,现在问题解决了。”

    赵俊凯有点懵逼,董事长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那可是三千万啊,都不问问原因的吗?

    杜其峰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极为突兀地问道:“徐容,老赵,你们晚上有事儿没?”

    俩人被悄无声息莫过来的杜其峰吓了一跳,问道:“怎么了?”

    “去干一件重要的事情。”

    海润大厦的某层,刘燕名暂时中止了会议,对集团的财务负责人道:“等会儿开完会,给《毒战》剧组的账户打三千万过去,随后再补流程。”

    会议室内突然响起阵阵倒吸冷气的声音,财务负责人是个面容精致、身材瘦小的中年女人,听到刘燕名的话,她先是愣了下,问道:“董事长,如果再汇三千万,《毒战》的总投资就达到七千万,会不会?”

    刘燕名和以往一般,极为耐心地解释道:“你知道《北平》的预购独播权什么价格吗?”

    “听说是五亿,不过还没有电视台出手。”

    刘燕名叹了口气,道:“我不仅低估了徐容的影响力,也低估了电视台的疯狂程度,《北平》的独播权,如果没有意外,要被南方电视台拿走了。”

    “南方电视台?”整个会议室陷入一种诡异的宁静,因为所有人都以为《北平》最终要么落在央视,要么落在京城台,因为这类严肃题材的剧,在这两个平台播放是最适合的,而且徐容和这两个台的关系,也最为亲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