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儿子,难道是被什么积年老鬼附了身? “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辛弃疾问道。 辛稹笑道:“这段时间我常去江边的亭子里,听他们讨论国政,听着听着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辛弃疾心中暗中舒了一口气道:“为父这御戎十论还只是一个雏形,此时献上去只是贻笑大方而已,待为父好好地修一修再说。” 辛稹道:“我能看看全部的文章吗?” 辛弃疾笑道:“你能看懂么?” 辛稹笑道:“就是好奇。” 辛稹点了点头,指了指堆叠在一旁的草稿道:“都在那里了,你想看自己看便是,只是别给我弄丢了。” 辛稹笑着点头道:“放心,丢不了!” 说着将把草稿都抱回自己的屋中,又铺了纸笔,一边看一边记录。 草稿足足有两万言,比美芹十论一万言还要多得多,所以辛稹颇花了一些时间才看完。 看完之后,辛稹忍不住道:“怪不得这献策没有人搭理呢,这写得也太混乱了些。” 这御戎十论写得内容是没有问题的,里面共有十论,如果单纯以军事论著来看,是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的,但若是作为建策文章,却是有些不忍卒读了。 作为策论,辛弃疾写得太多了。 这导致出现了指斥太多、所议过细、琐碎而无避忌的问题。无关的话太多,导致冲淡主旨而予人口实,妨碍了文章效果。 辛弃疾多说了很多话,很多不该这个时机点明的问题也点了。 比如改革左右选。 这种积重难返的问题,适合潜移默化的逐步改变,不适合仓促提出。 其他部分还有很多这样的问题,类似于迁都之类。 这些建议说起来很重要,但是操作性很差,还不如不提。 应该让形势逐渐发展、推动这些事件被迫改变。 辛弃疾还提出了宰相、文臣、武将关系的建议。 这些建议提得太早了。 辛稹思忖良久,动笔修改。 主要是围绕两件事。 一是时常北进,在敌境内保持影响力; 二是集中野战主力,坚持和敌军打对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