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国,有家,你们一个去看看哪里还能买到肉,一个去买菜,有什么肉就买什么肉,有什么菜就买什么菜,今天吃不完的,做出来给小妹他们在火车上当干粮。” 平大哥平二哥答应着,接票的时候很爽快,两个人都不愿意接钱。 “妈,我们手里还有,等我们花完了,再从家里拿。” 三十岁的平大哥如今工资有三十元以上,平二哥也在三十元左右,相对来说,平大哥家的条件要好一些。 平有国有两女一儿,平夏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妻子乔素也是正式工作,不过他们还有岳父母乔家二老,这二位手里有些资产,平时能帮他们带孩子,还可以补贴不少。 老二平有家是两个儿子,妻子吕红正式工作,他们分配到一间房子,孩子由着于秀芬平常这对爷奶帮忙带着,今年一个三岁,一个五岁。 春节刚过去没有多久,这是阳历三月的天,平有家的两个儿子在于秀芬正月回娘家的时候被带上,贪图乡下舅爷家里新鲜好玩,舅爷也想给妹妹妹夫省点事情,就把两个还没有上学的孩子留了下来,平有家说他下午去接回来,也好和老姑老叔堂姐道别。 吕红家里兄弟姐妹多,家家都有自己的事情,日常帮不上什么忙。 这对兄弟俩里,最宽裕的是平有国。 平有国本着口袋里有,除去凑出来给三个人下乡的钱,还打算再为平月他们花上一些。 平有家也是这样的想法,穷家富路,哪怕自己一家五口节俭一些,也不能让平月三个人在外面受屈。 只是于秀芬不愿意再让他们跟着花钱,从张家拿回一千块,虽然去的地点太远了,平添了夫妻的难过,可是在钱票上面都富裕起来。张家还给了厚衣物棉被和日用品,于秀芬再给孩子们添些夏衣就行囊充足。 六个孩子,她都疼的,偏爱最小的一些,那也是普通家庭里常有的事情,再说于秀芬平常夫妻从没有克扣其他孩子只偏疼小的,他们两夫妻养大六个儿女,为他们一个一个的结婚成家,接着又带孙子,不是一味偏心谁的人。 平月在成长过程里得到的偏爱最多,是随着她的出生和渐渐长大,年长的哥哥们一个接一个的有了工作,家里挣钱的人多出来,手里留的钱多了一些,自然而然的对小孩子宽容很多。 要是家里六个孩子都没有工作,每天一睁眼就有六个孩子要上学穿衣,当爸妈的再有偏爱的心,也得掂量手里口袋里有没有,从哪里才能偏的出来。 这样说,像是否认很偏心爸妈的存在一样。这样的家庭不提也罢。 这里没有极品,只说普通而正常的现象。 于秀芬坚持让两个儿子票也带上,钱也拿上。接着又让三儿子四儿子也出去购物。 媳妇们也分成两组,针线活比较好的乔素和吕红,把家里现成的衣料裁剪缝制,争取给平月三个人多做几套成衣、内衣和换洗的枕套这些,在这个年代里只要自己会做的,大多是买回布料自己动手。 第(2/3)页